今天想要來跟大家談一談幼教老師這個職業,

由於這幾天學校發生了一些狀況這

讓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

我相信一般民眾對幼教老師的認識大概就是…

不就〝把屎把尿〞〝騙小孩〞

〝吃飽睡,睡飽吃很爽呀!〞或是〝整天都在玩! 〞

這些都是大眾對於幼教老師職業的理解,

但事實是什麼?

今天就要來跟大家一一揭密。

 

幼教老師是耐心、愛心的品牌代言!

常聽到很多家長會反映

在家帶一兩個孩子就經常被孩子搞瘋,

那身為一名幼教老師每天要帶領30位來自

不同家庭、不同個性、不同價值觀的孩子,

並且觀察了解與熟悉每位不同孩子的習性與行為,

最後針對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引導教育

並有耐心的教導孩子。

 

幼教老師比起老師更像媽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學齡前的孩子不善表達,

多數時間我們需要仔細觀察,用心溝通

才能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試問除了家人有誰會願意每天花這麼多的時間

與你溝通,就為了能走進你的心?

除此之外,幼教老師在目前的社會狀態下

某種程度也扮演幼兒舉足輕重的教養功能

試想一位家長早上八點送孩子上學,

傍晚六七點才接孩子回家,

孩子九點就要上床睡覺,

看到這裡就能明白

有多少家長一天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老師還少!

所以幼教老師怎麼能不像媽媽呢?

 

幼教老師也是最低調的演員!

為了讓學習剛起步

尚未社會化的孩子們理解很多道理,

老師必須降低自己的姿態,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教導他們。

過程中老師必須要個演員一樣,

經常需要變化自己的語氣、角色甚至是態度

演出最生動的戲碼以達到老師教學的目的。

 

最後,幼教老師就像是一位醫生

為什麼比喻是醫生呢?

因為幼教老師最常做的事就是

觀察、問診、最後對症下藥

幼教老師是孩子在學齡階段

除了家人之外遇到的第一位重要他人

孩子在老師的照顧下成長,

專業的幼教老師常會發現很多

連家長都不知道的問題與狀況,

這時老師必須透過與家長的溝通和瞭解,

去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在對症下藥的這個階段

往往是讓老師最辛苦的地方,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辦法

立即的發現孩子問題行為的真正原因,

需要很多的觀察、假設、嘗試

很多時候不是使用一個方法就見效,

所以我們還要不停修正自己的策略並積極投藥

最終的目標還是希望能在

學齡前這個品格養成的階段

讓孩子有好的習慣與價值觀建立!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讓大家

重新認識幼教老師這個職業,

說真的想要成為一位好老師真的很不容易!

但我想”老師”這個職業本來就像是蠟燭,

不斷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或許幼教老師在現階段的社會

注定是被忽略或不被理解,

這輩子我們也不可能因為身為幼教老師而受人景仰,

但我們絕對不能忘記自己身為一位老師的初衷!

期望能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讓社會變得更好,

而孩子就是我們的信仰!

“獻給每位在台灣為幼兒教育努力的幼教老師"